2017年4月10日 星期一

精神科藥物(一): 發展史與基本原理

在沒有多久之前,台灣的「精神科神經科是同一家的,後來才分科。精神科經過近年來藥物的發展潮,以及腦科學研究的進步,愈來愈確定精神疾病的病因多半是大腦(或許未來,精神科與神經科又會變成同一科?!)

然而,古書有云... 連本草綱目也說沒藥醫。(精神科醫師要是生在古代,絕對得天天吃土...)

(圖片取自網路)

眾人長久以來束手無策的精神病,尤其是需要長期住療養院的嚴重病患,治療的曙光竟然只是來自--偶然?!

1950年代,發明出一種新藥叫做Chlorpromazine,抗組織胺效果強,本來是開發來當感冒藥的。精神病患也是人,自然也會感冒,所以醫生也開給療養院裡的病患服用。結果竟出人意料地,病人不僅感冒症狀好轉,連精神症狀也減輕了。於是,感冒藥竟然搖身一變成為第一個抗精神病藥物,瞬間身價暴漲。(就像威而鋼原本是開發做為降血壓藥的,結果變成壯陽藥...真是無心插柳柳橙汁)

科學家大喜過望,紛紛以此藥為雛型,研究與開發各種抗精神病藥物。1970年代,已經確認抗精神病藥物的療效來自於阻斷多巴胺第二型接收體 (dopamine-2 receptor, D2)。接著,抗憂鬱劑與其它藥物也紛紛開發上市,市場上頓時百花齊放,精神疾患的治療終於迎來春天。

因為精神科藥物的作用對象都指向神經細胞,亦即是大腦。在醫學上,是由症狀-->藥物-->器官,順藤摸瓜,逆向找出病因的方式,還蠻特別的(沒說是瞎子摸象就很給面子了)。現代醫療已傾向認定精神症狀源自於大腦生病。

大腦是人體的掌控中樞,不論是意識層面的,還是生理方面的,全都在此精密運算與調控。

如果以電腦來比喻的話,電腦的中樞在主機,人體的中樞在腦部。

電腦主機

人體主機-- 腦部

如果電腦壞掉,該怎麼修呢? 相信大家都能說出 -- 找出壞掉的零件,線路,拔掉換新的。但是,人腦可是錯綜複雜的神經細胞集合體耶~! (可不能砍掉重練) 

電路板與線路

神經細胞 (神經元)

所以呢... 在大部分的精神疾病,例如: 憂鬱症,精神分裂症...的治療過程,必須用養盆栽的心態 -- 等~等~ 等~


 養出了想要的神經連結...

神經細胞連結平面示意圖 (現實為3D立體)

同時再修掉不要的枝節,逐漸接近想要的型態。

藥物像園丁一樣修減掉部分神經連結

這整體做起來,絕對是曠日廢時的。

所以,別看別人高血壓吞了顆藥,血壓就降了; 高血糖打了胰島素,血糖就降了。想說看個精神科,吞顆藥心情就會好了,或是病人就清醒不瘋了...

嗯,請千萬別這樣想,預期錯誤除了會失望之外,也常因此而太早放棄,以至於治癒遙遙無期。

不過,精神科藥物也有藥效快速的類型,例如: 鎮靜安眠藥物,作用機轉在於安定神經細胞,讓神經傳導變得較難激發。


因為是直接作用在離子通道,改變細胞電位,用不著去修整神經細胞的枝枝節節,藥物吞下去循環到腦部,鑽透腦血障壁,結合到神經元上沒多久就產生反應了。效果在幾分鐘到一兩小時就啟動,但藥物代謝完,效果就消失了。

所以,即使說是精神科藥物,包含的種類其實相當繁多,而各個的藥效與作用機轉也完全不同,絕對不可概括論定。

以下,我會按照精神疾病分大類介紹相關用藥,儘量口語化,讓無醫療背景的人也能立刻有粗淺概念。


提醒:  此系列文僅提供基礎知識,無法取代醫師的專業判斷。如同菜單只能讓人知道菜色,絕對不代表看完就會變大廚。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