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blogger.googleusercontent.com/img/b/R29vZ2xl/AVvXsEiR0uFs_GA5PUnkWH6UqlQj_ip9bWI2wp88EkTcacMaWzvIuo1QZp7RBDeDPjiB9J5kHuuixDgGXjVBabKomxgi_CHFTKdtp4pNOjF56gZBfzSIkKU2eAGEXxk9qIsorP7GbU5xZLy15dwu/s320/geralt+_1.jpg) |
圖片來源: Pixabay 作者: geralt |
恐慌症患者在經歷折磨透頂的身心症狀(例如: 胸悶、窒息、心悸、發抖、暈眩、手腳發麻...)之後,常會對身體反應變得高度敏感。很多病人因此而害怕出門,拒絕開車,擔心獨處,有的連洗澡都不關門,還有的人會(故意)「忘記」將大門上鎖。
其實,上述的反應都是情有可原的...畢竟,「求救」與「逃命」比「隱私」重要。這世上的事物,還有啥能比性命受到威脅更恐怖的呢?!
還好經過治療,自律神經逐漸回穩,恐慌症狀大幅減少後,恐慌症患者身心安定下來,生活上的的問題狀況也就隨之消失。
然而,恐慌症並非就此煙消雲散。隱而未顯的後遺症,最常見的就是患者跨不過心理門檻,無法重享「運動」的樂趣與益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