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如果感覺到威脅,身體常會無意識地跳到戰鬥模式。但若此種保護機制胡亂自行啟動,就是恐慌發作了-- 突然心悸,胸悶,喘,頭暈,手抖,不安...,簡直是災難一場。曾有恐慌發作過的人想知道,要怎樣才能減少恐慌的發作呢?
首先,請把恐慌症當成上天給的安全警鈴,別不把壓力當成一回事。自律神經比較敏感的話,就要好好保養,還是能過好日子的。千萬不要去挑戰極限,以為可以訓練抗壓性...抱歉,這在恐慌症是行不通的!
鄭重提醒: 恐慌發作愈多次,會導致心理陰影愈來愈重,神經愈來愈不穩,愈容易發作。
恐慌症的主角是神經系統,愈沒發作就愈穩定,愈放鬆,愈不會跳電。要安撫,要平穩,輕鬆而逐漸悠哉,無入而不自得。
別拿肌力重訓的概念來對付神經,想用洪水法,或是沒有保護下的減敏治療,來衝擊恐慌症病患,那可會把病人搞到神經衰弱,理智線斷烈。
有的病人很鐵齒,不想改變生活模式,挑釁地問: 不然咧? 不改變也不會死,只是恐慌一直復發罷了。所以,如果希望警報能解除,就請儘量調整工作與生活,讓神經線少超載,避免經常跳電。
前一篇有講到,恐慌症的病因可能是大腦對二氧化碳濃度過於敏感。所以,病人不宜往人多的地方擠 ,例如: 演唱會,電影院,大拍賣...等等,人多氧氣就不足,同時二氧化碳累積,等到感覺不適時,還來不及離場就發作了。
人多也會造成悶熱,使自律神經不穩。像擁擠的電梯或是滿載的電車就是地雷區,恐慌症病患常改搭手扶梯,或是計程車,就是怕噩夢重演。
前一篇也有提到要避免攝取神經刺激劑,像咖啡與濃茶,但在歡宴的場合裡,很難不被勸酒。有人會說,酒精算鎮定劑啊~ 喝酒會麻醉神經,算舒緩的物質,有需要避酒嗎? 這是只知其一,不知其二的想法。
因為喝酒之後,腎上腺素會先大量分泌,還沒喝到爛醉,神經麻痺之前,自律神經就先被腎上腺素弄得浮躁不安,恐慌就先發作了。請有恐慌病史的朋友們,務必謹慎飲酒。
要讓神經穩定,在情緒方面也要避免走極端。避免過度驚嚇(例如: 鬼屋探險,搭海盜船...),過度悲傷(例如: 看悲劇電影),甚至連過度高亢,很high的狀況,也要稍微自制一下。
因為曾有病友抱怨去朋友聚會,捧腹大笑之際,竟然就恐慌發作! 她覺得明明很快樂,怎會發病? 太不合裡了。其實,對神經來說,情緒的正負向都一樣,過度到極端就是容易不穩。
最後,病人常常問說: 那我多運動是不是會好? 是啊,運動是很好,但運動無法治百病。適度的運動可以增加心肺功能,提升肌力與體力,但恐慌症患者請不要過度運動。
輕到中度的運動有益身心,但千萬不要勉強做激烈運動,因為神經會過度亢奮,身體的反應跟恐慌發作很像,讓人聯想到發作經驗,就真的慌了起來,產生連鎖反應。
但並非終身都不能激烈運動,而是在適度的藥物與心理治療後,漸進性的提升運動激烈程度,這樣才不會適得其反喔~
寫得很棒 :D
回覆刪除再次閱讀、還是很受用!真感謝!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