圖片來源: Pixabay 作者: geralt |
恐慌症患者在經歷折磨透頂的身心症狀(例如: 胸悶、窒息、心悸、發抖、暈眩、手腳發麻...)之後,常會對身體反應變得高度敏感。很多病人因此而害怕出門,拒絕開車,擔心獨處,有的連洗澡都不關門,還有的人會(故意)「忘記」將大門上鎖。
其實,上述的反應都是情有可原的...畢竟,「求救」與「逃命」比「隱私」重要。這世上的事物,還有啥能比性命受到威脅更恐怖的呢?!
還好經過治療,自律神經逐漸回穩,恐慌症狀大幅減少後,恐慌症患者身心安定下來,生活上的的問題狀況也就隨之消失。
然而,恐慌症並非就此煙消雲散。隱而未顯的後遺症,最常見的就是患者跨不過心理門檻,無法重享「運動」的樂趣與益處。
「醫生,我真的會怕啊! 跑步之後,心跳就變快,嚇死我了! 即使停下來,也還是不會緩和下來呀! 我就很緊張,愈緊張就心跳就愈下不來,我就更緊張...」
「運動之後,心跳變快是正常的啊!」
「我知道,但就是會緊張~ 心跳快就像發病時候的症狀!」
「但是,你不是好好的,又沒有發病。為什麼還怕呢?」
「嗯...,是跟以前發病時不一樣,但我就是怕,心跳這麼快!」
「你是怕心跳這麼快,等一下會不會就心臟病發,倒地死掉了嗎?」
通常,這時候病人想了想,就會點頭同意 -- 心跳快不是問題,擔心接下來就心律不整,心臟病發 --> 猝死,才是恐懼的核心。
所以,到底運動後心跳快,會不會讓人死掉呢?
先說答案: 不會! 不會! 不會的!!
心臟專科醫師吳靜芬表示,正常人運動後,光是心跳加快是不會致死的。 所以,如果您已經檢查過,身體正常的話,從事運動就不必多慮了。
不過,運動還是要適當。如果出現身體不適,千萬不要過度勉強,以免造成運動傷害。
相對於「運動」,心臟科醫師更擔心的是 --「情緒激烈變化」,體內大量釋放的「兒茶酚胺」(catecholamine, 包含腎上腺素,正腎上腺素,多巴胺)可能導致「心肌病變」(cardiomyopathy),或是「嚴重心冠狀動脈痙攣」,這就可能致命了。
(所以,電視劇裡,老爺子被氣到「怒急攻心」,捧心倒地而死的劇情是可能的囉?!)
是有這可能,但也並非如此簡單。巨量兒茶酚胺雖然有致死的可能,但被後更大的原因是 --「粥狀動脈硬化」(atherosclerosis),因為本來就心血管狹窄嚴重,加上情緒激動引發的兒茶酚胺風暴,完美結合成的劫數難逃。
(難怪都是養尊處優吃太好的老爺子老夫人氣到死掉... 編劇還是有點道理的)
結論:
- 正常人運動後的心跳加快,不用過慮。
- 大喜大悲 (劇烈情緒變化) 有「傷心」的可能,請儘量避免。
- 尤其是有「粥狀動脈硬化」,心臟動脈狹窄的人,千萬要小心!! 情緒要穩定,不要暴怒啊~ 運動前,請務必諮詢醫師,尋求專業建議,以免憾事發生。
可是,除非有嚴重症狀,一般人哪會去做心導管,知道自己有沒有動脈硬化,冠狀動脈狹不狹窄啊?
如果有興趣了解的話,您用 ASCVD Risk Calculator Pooled Cohort Equations 算一下自己的危險性有多高,做為運動前的參考。
嘿嘿,我很貼心的,不需要您找論文查公式按計算機,只要拿出手機下載App 就行啦~!
APP說明網頁在此:
請速速下載來玩玩看吧!
範例: 使用 iPhone。
下圖左: 輸入數據前。需要輸入性別,人種(AA: 美國非裔,我們應該就選non-AA),輸入年齡 (20-79歲間,除外不適用),再輸入總膽固醇 ,高密度膽固醇,收縮壓(血壓值高的那一個),有無服用血壓藥,糖尿病,抽菸。(格子裡的淡灰色數字代表適用範圍,超過範圍者不適用)
下圖右: 輸入數據後,粉紅色上端的數字為未來十年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下端是這輩子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
黃色上端是如果您好好調整到最佳狀態,未來十年有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下端則是好好調整到最佳狀態,這輩子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率。
以這個範例來說,真是天差地別啊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